三2024立秋是公秋还是母秋
2024年立秋的准确时间是2024年8月7日08:09:01,标志着夏季结束和秋季开始。立秋,字面意义上是“秋天开始建立”的时刻。在这一天,太阳达到黄经135°,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天气由炎热转为凉爽。
公秋与母秋的概念及影响
公秋和母秋是根据立秋这天的农历日期来划分的。如果立秋这天的农历日期是单数,那么这一年就是公秋;如果是双数,就是母秋。
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公秋一般会比较凉爽,甚至可能需要穿上棉衣;而母秋则会比较炎热,就像在桑拿房里一样。
2024年的立秋是农历七月初四,这一天是双数,因此被归类为母秋。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立即进入凉爽的秋季。立秋后通常还会出现短暂的炎热天气,这种现象被称为“秋老虎”。
2024年的三伏天从7月15日开始,到8月23日结束,共计40天,这是一个加长版的三伏天。这意味着立秋后,人们不应期待立即凉快下来,因为“秋老虎”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立秋,“四立”之一,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期间,尚未出暑。虽然初有凉风,但并不会短时间退去暑热,到下一个节气处暑,才基本告别夏天。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虽有差别,但立秋时节大部分地区天气仍然酷热,白天阳光依然剧烈,处于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气温更为酷热。我国医学也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四 立秋吃什么
二十四节气里,“吃”总占一席之地。最有名的立秋吃法,当属“啃秋瓜”。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写道:“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另一种说法是,在立秋前一天吃西瓜“啃秋”,可以不生秋痱子。
而在南方地区,还有“食秋桃”的习俗。把秋桃的桃核藏到除夕夜,扔进炉子烧成灰,能保佑来年远离瘟疫。
在江苏盐城北部地区,还有“摸秋”的习俗。在立秋前一天晚上,人们可以去别人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而丢了“秋”的人家也并不生气。
古人在立秋时讲究“贴秋膘”,现代人则要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古人会把立秋当天的体重和立夏那天做对比,如果瘦了,就吃肉“贴膘”。大家在喝奶茶之前,也记得摸摸小肚子哦。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揪敛”,本意是抓住,这里指到了秋天,万物开始逐渐成熟。西瓜将要下市,好吃的柿子橘子梨子快来了,祝大家在这个秋天,都有“好柿花生”~
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