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真人平台

雪域蓝琉璃(藏医•藏药之7)三棵生命树,曼唐中的医学奥秘

雪域蓝琉璃(藏医•藏药之7)三棵生命树,曼唐中的医学奥秘

两年前,有机会来到藏东南的林芝,住在比日神山下的白玛曲秘养生会所,这家精致的小酒店以传统的藏药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一进大堂,呈现在面前的正是四部医典画图中的一幅医学唐卡——生命树,中心负责人王保笑容满面地接待了我。这位来自青海海南州共和县的年轻80后,毕业于青海省藏医学院,是藏医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他离校不久,便来到了奇正藏药工作,曾在一段时期内,专门负责给公司外来的宾客介绍藏医学的基础知识,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讲解这80幅曼唐。

“三棵生命树的曼唐,是反映《四部医典》中《总则本集》的前三幅教学挂图,可以说张张华丽精美。曼唐上所画的藏医药的守护神、至高无上的医药良师药师佛,将浩繁深邃的藏医学,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于世人,以便于人们的理解,便于藏医学的传承。”虽然王保现在只主要负责白玛曲秘藏药浴,但对这些曼唐,他还是如数家珍。

王保说,“比像学”是藏医学中的一大特点,比如过去在放血时,常采用刀口是一粒青稞的长度,在用药上,常采用一粒豌豆的重量等等。而对我们生命的比喻,也是如此,是用大树来进行比喻的。人的生命,便如同树的根、干、枝、叶等,透过生命树,能让我们全面而概貌地了解到藏医药学的医学理念和基本原理。

“三棵树,三棵树根、九支树干、四十七支树枝、两百二十四片树叶、两朵花和三颗果实,涵盖了我们人体生命从生理功能到病理变化,从诊病到治病,以及从现在到未来的方方面面”,王保说。

第一棵生命树,称之为“身体的正常状态和病因之树”。

“第一树描述的是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能量物质之间,相互的关系及影响。这棵树分为两个枝干,你看,左边这个枝干由三组树枝,含有三大因素、七种物质、三种排泄物,来组合构成了人的生理功能。树底层的一组树枝,表达了三种构成人体生命运动能量物质的活动形态。蓝色叶片代表‘隆’,即气或风的能量物质;黄色叶片代表了‘赤巴’,即火的能量物质;白色叶片代表‘培根’,即土和水的能量物质。人身体的形成、生长需要依赖这些最基本的能量物质,疾病的形成与生长也是如此。这三大因素是最初形成身体的因,以后也是形成疾病的因,最后更是疾病发展和造成人死亡的因,故而对人体生命来说至关重要。叶片上有或立或坐的人,人体上还绘出了三种能量物质的运作情形,三种能量物质各有五片树叶,分别表示出每个能量物质的五种生理区别。”

王保还介绍,第二组即中层的树枝,代表的是构成人体的七种有形物质:即乳糜、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精液七种。这组树枝之上的一组树枝画着小便、大便和流汗的人,这表达了人体的三种排泄物:尿液、粪便、汗液。总而言之,这棵树的左边枝干,讲述了三大能量物质在平衡的状态下,即可稳定身体的七种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使之不发生不良的变化,这样会使人的身体正常,健康,无病。这棵树的树冠上,有两朵鲜艳盛开的大花,花瓣中央有七彩的果实。这两朵花代表没有病苦的健康和长寿。果实是佛理的体现,它供给我们精神和物质的健康,无疾无病时,我们便能凭身体和生命享受佛法、财富和安乐,也预备来生时再享有这些东西。

右边的树干,则表现的是人体的病理变化,树枝上的每一片叶子都象征着不同的疾病。第一个树枝表示病的根源,它说明人内心的痛苦、烦恼与生理不适都起因于人的无明和贪、嗔、痴等情绪;第二个树枝表现气候、饮食、行为和心理等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人体能量增减的影响;第三个树枝表示疾病入侵人体的途径。其余的树枝中有表明隆、赤巴、培根三种物质能量与生活起居的关系的,有表明疾病的传播方式的,还有表明疾病的转变方式的。每一组树枝的表达都极为形象,叶片的绘制更是生动有趣,透过叶片可以清楚地知道人体脉管受能量物质干扰后出现的紊乱情形;跳舞的骷髅,表明因隆而起的骨骼受损;蹲踞排便的妇女,则表示因培根引起的排泄不畅。在这个树干上,同时还有能量物质的盛衰与生命阶段之间关系的描述:比如一只叶片上画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则表明人到年老时体内的隆偏盛;一只叶片上画着一个采收稻谷的人,表示赤巴在秋天偏盛。对于死亡,其表述也很形象,因凶器致死、因热病而憔损、因患邪魔的病人,各有不同。在树干的最下面画着两片特别的树叶:一片上面是一个被烈火吞噬的妇人;另一片是一个被冰冷的蓝水包围的男性,这则表明了藏医学对疾病的总体分类:热症和寒症两大类。

第二棵生命树,叫做“藏医的诊断方法之树”。

“这棵树有三枝杆,第一枝是‘望诊之杆’,表现的是藏医望诊中两大途径:舌诊和尿诊。舌诊是通过观察患者舌部,来判定三大能量物质与其内部器官的关系与状态,这种诊断方法与中医很相似,现在西医也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观察患者的尿液,这是藏医诊断的精典诊断手法,有经验的藏医通过尿液能诊断出400多种疾病,且精确度很高。

第二枝是‘触诊之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脉诊,但与中医的脉诊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比如把脉的手位及手指,对应的脏腑都是不一样的。藏医的脉诊很传神,有很多精典的案例,例如可以根据亲属的脉相诊断患者的病症,通过患者的脉相可以断定患者确切的死亡时间以及断定腹中胎儿的性别等。

第三枝是‘问诊之杆’,问诊就是医生询问患者病因、病源、患病部位、病症等特征,凭借交流与问答的方式进行诊断的方法。问诊是三诊中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王保向我们解释道。

第三棵生命树,则可以叫做“疾病的治疗方法之树”。“藏医学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与现代医学差异较大,它不是简单地就病而治,而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全面、系统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所以这棵树有四枝杆。”

王保介绍,第一个杆为饮食之杆,用饮食来调理患者的健康,规定患者应食用或不应食用之食物;第二个杆为行为起居之杆,解说有利于患者康复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环境,强调人与生存环境及大自然的和谐相应;第三个杆为药物之杆,解说不同草本药物、矿物质药物的方剂、功效及用法等;第四个杆为辅助治疗之杆,解说药浴、火灸、放血、按摩等外治疗法。

“藏医外治,讲求依据三因类型,对应治疗,即对‘隆’性患者实施按油温灸法;对‘赤巴’型患者实施排汗、放血、药浴;对‘培根型’患者施以敷疗火灸等方法。藏医还极为强调用外治方法来实现养生保健,在《四部医典》第四部《后续本》中有论述:‘外治放血灸敷浴推拿,就如驱疾锋利之兵器’,另外在《四部医典》前三续中,都有与保健相关的详细阐述。养生与保健贯穿于《四部医典》的始终,足见藏医把人体的预防保健放在驱病健体的重中之重。”